海曙区法院向每一位当事人发了这条短信,不让人民群众进行公开发声?什么叫施加压力,这是正当合理的诉求表达,人民日报多次强调:舆情不是敌情,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对待媒体的态度,就是对待公众的态度。将舆情视为敌情,容易滑向以“封、捂、堵、压、瞒”为主的舆情控制,与重视舆情监控的初衷背道而驰,既自欺欺人,又徒劳无功。信息时代,堵住公众视听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决策者闭目塞听,错失治理改进和风险化解的窗口。舆情本质上是民情和民意的集中表达,包含问题线索、改进建议与公共期待。以对手思维对待,会削弱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基础;以问题导向应对,才把能监督转化为治理效能与政策优化。媒体监督或许会让一些地方政府一时难堪,但从长远来说,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公众对社会、对政府的关切,大多以媒介为平台。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成为公民基本权利。中央领导强调媒体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跟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善用、善管。被各种信息和媒体包围的领导干部,亟需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媒体执政,否则,介入迟缓或干预不当,不仅可能“小事闹大,大事闹炸“,而且会消解改革发展共识,损耗政府无形资产。
海曙区法院说如果有违纪违法的行为,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投诉?
追问:如果海曙区人民群众投诉有门,何必走网络和媒体去维护自身权益,我是亲身经历和见证海曙区当地政府工作人员怎么把当地群众骂的狗血淋头的,他们去网络和媒体发声,难道就不是合法合理的途径了吗?一件合同纠纷案,涉及金额几千元,海曙区法官是没有能力解决还是包庇一方,根本就是故意不想解决。 为何到现在还迟迟不解决。用冻结、限高、威胁、粗暴冷硬、报复陷害、滥用职权等恶劣手段导致群众权益严重受损,甚至不可挽回。
(责任编辑:威展小王)



